说说奥大MIT的实习项目…玻璃心别来

1

主题

0

回帖

4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
发表于 2024-3-24 22: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常会刷到有人问奥大的这个MIT项目,无外乎选课、实习、转码难度和就业前景。          作为一只在疫情前面试过几届MIT学生的呱呱🐸          先说结论:          请停止对这个专业能【实习包分配】抱有任何幻想。大多数人都是最终“校内实习”草草了事。          再说原因:          (1)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强制学生学习一些所谓提升softskill的垃圾水课,这些课费时费力而且毫无价值。而所谓technical的课程,与实际严重脱节,现在NZ哪里还有公司招junior java开发?没有人用prolog做AI、用XML存大数据,用spss做机器学习了好吗…这套课程对于就业几乎没有帮助,如果学生没有这些课程以外的知识摄入,很难达到企业在其他渠道招聘实习生的一般标准         (2)学生同质化严重。一圈简历看下来,我觉得大多数简历只有名字是不同的。项目经历都来源于课程,每个人都有个java后端、三大件前端,react全栈项目以及aws partitioner证书。而且这些都是小组作业,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是你和其他candidate共享的,同一个项目,我在你队友们的简历上已经看过几次了自我介绍的预录视频槽点更多,好多同学读稿也太明显了吧         (3)负责联系实习的教工并不负责。所谓的industry engagement team并没有积极地在为学生寻找机会。谈合作时姿态相当高,不仅要薪水以奖学金形式先发给学校(ICT还要抽一千刀管理费),还要求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要向学校汇报并得到学校批准。这些在发薪报税工作上带来的额外障碍会大大浇灭一些大企业参与的热情。现在这种市场,我们为什么要大动干戈找ICT的学生而不是在SoT等平台随便招几个人呢?其实,公司口碑越好,就越不需要依赖第三方平台来招聘实习生…          综合这些原因,愿意和ICT合作的公司越来越少,如今几年只剩下一些贪图Callaghan funding的小作坊愿意提供实习机会,大部分的学生在完成“校内实习”后,还是要回到就业市场重新开始投简历…         那已经在坑里的学生该怎么突围呢?有机会再聊一聊         #奥克兰大学#UoA